你怎麼說話,決定你是誰
- 學說話就是學做人
- 蔡康永:「貴人不一定能改變人生,外表不一定會決定魅力,但生活種種:報告、開會、道歉、要求加薪、演講、傾聽訴苦,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,就是你會不會說話,你有沒有能力去想像,聽你講話的人是什麼心情,想聽到什麼。」
- 透過研究說話,你會比較根本的搞清楚自己跟別人的關係,搞清楚自己跟別人在想什麼,還有,最重要的,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」
- You are what you say(你怎麼說話,決定你是誰)
- 說話形塑自我。說話謹慎,或注重說話品味,才能因此成為謹慎或有品味的人;嘴上愛抱怨,久而久之也將愈來愈像「怨女」。
- 小S:「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是一線之間。」
- 蔡氏風格就是慧黠、世故、貼心,但不尖酸刻薄。
- 「是虛偽一點好,但說不上昧著良心吧!」多稱讚別人讓聽者開心,並無損於「良知」。
- 故事永遠比道理吸引人
- 故事永遠比道理吸引人一個好故事,會讓聽者忍不住問:「後來呢?」要不就是:「怎麼會這樣?」要練習這種「懸疑式」說話方式。
- 說話之道,是把對方放在心上
- 「靠語言確認了彼此的存在,此刻語言最美。」
「把別人放在心上」的溝通法
- 懂得認輸。遇到別人意見與你相左,可語帶保留,迂迴提醒,甚至認輸無妨,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,人緣留給自己。
- 不要一直說「我」。多說「你」或「他」,才能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,讓對方暢所欲言,成為一個超級上道的人。
- 把對方看在眼裡。但不是像「驗屍」那樣緊盯著看,而是三不五時、帶著情感「望著」對方,讓彼此的電流傳遞;然後帶一點「觀察」,留心對方的舉止與需求,讓他感覺時時「被重視」。
這點,約會時格外受用!
- 不想交淺言深的話,應該避開某些地雷。像財務、感情,或政治、宗教這類對方可能有強硬立場的話題,容易起爭執。
- 讚賞。觀察對方最渴望被肯定的部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